【評論】北藝大與嘉義大學管樂團交流音樂會

北藝大與嘉義大學管樂團交流音樂會

地點: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廳
演出:台北藝術大學管樂團、嘉義大學管樂團
指揮:陳彥豪、王戰、林士偉

今年度北藝大管樂團在選曲上一改去年選曲的方向,從上半年的電影配樂到本次音樂會的《羅馬三部曲》,皆相當挑戰團員與表現力。尤其,管弦樂改編作品在色彩上會因為改以單簧管等聲部取代原來作品的弦樂部分,在合奏的技術與想法上進一步挑戰樂團。原本,筆者是相當期待北藝大管樂團協同嘉大管樂團帶來完整的全本改編羅馬三部曲,但在到音樂會現場後才得知嘉大管樂團並沒有如筆者所期待端出羅馬之泉,算是一點開演前對音樂會的遺憾。不過,來自台灣管樂合奏重鎮的嘉義大學管樂團,長期在指揮林士偉的帶領下,也曾有許多不錯的成績。令筆者印象較深的,應屬前幾年嘉義管樂節跨年音樂會帶來奧福布蘭詩歌的改編版本。因此,即使未能端出羅馬之泉,筆者對於音樂會還是抱有不小的期待。

嘉義大學管樂團開場帶來作曲家大衛霍爾辛格《走出堅硬的岩石大道》,開頭幾個小節便給筆者帶來相當好的印象。樂團在指揮的帶領下,許多困難的快速音群毫無滯礙的吹奏出,顯是平日訓練相當扎實。令筆者最為在意的中音聲部群—法國號與薩氏管的聲音融合也相當優秀,使得該是薩氏管表現的時刻更為突出。不過,在作品開頭過後本應逼人而刺激的低音聲部卻不如預期的刺激,甚至可以說有些悶,且在隨後的作品中也呈現了類似的情況,是一種過度美化卻無明顯立體感的聲音質感。

這樣的聲音質感在清水大輔的作品中反而有還不錯的搭配與呈現,尤其慢板的第三首,指揮帶領樂團鋪陳出溫暖而感人厚實的音色。雖然,團員多少因為體力問題而使得技術上略有瑕疵ˉ,依然不掩樂團本身相當好的合奏默契。只是,當這樣過於優美的聲音質感充滿整個上半場,對筆者來說很快的就讓筆者產生審美疲勞。當樂團演奏到筆者頭一次在音樂會中聽到的作品,作曲家片岡寬晶的『鳥之石楠船神』時,更感覺到這樣的聲音質感讓樂團本身在音樂的呈現上,有相當的瑕疵。鳥之石楠船神中,打擊樂佔有相當的比例,和作曲家片岡寬晶作為打擊樂演奏家有相當的關係,也因此筆者很快可以察覺作品中透過打擊樂器所意欲創造的日本文化感—如小太鼓,在作品中皆有對應西方樂器替代音色。這樣的替代,對筆者而言不只是為了輸出作品的解決方案,更是透過音樂重現文化現象(節慶現場)的環境暗示。所謂的不立體感,正是指樂團在音樂中只是僵硬的表現了『漸強漸弱』或『特定的音量』,使人有聲音質感被過度修飾,或個性不足之感。不過,在整個作品當中還是有令筆者感到驚艷處,作品中段的顫音鐵琴獨奏,大膽又優雅的演奏貫穿,極富情感與表現力。對筆者而言這也顯出了,其實上述問題的根本並不是樂團能力不足,而是在想法上或表現上少了對於作品的個人想法,使整個上半場呈現出大方向相當優異,而在小地方不足使得作品少了立體感或層次感。

下半場,作為地主的台北藝術大學管樂團在指揮王戰與陳彥豪的帶領下,分別演出羅馬之松與羅馬節慶。羅馬之松一開始,指揮王戰帶領北藝大管樂團明快的破題,或許源自曲目,或者來自指揮要求,筆者直接的便感受到作品的樣貌,以及聲響的立體感。雖然有不少聲部在明顯給的過頭(或者說可以有更好的音色),但直接的上下半場比較下立即能感到差異。不過,在有力的銅管聲響下,單簧管聲部顯得過於單薄,數度令筆者希望北藝大管樂團本次的演出可以不只是一堂必修課的呈現。由另一位指揮陳彥豪所帶領樂團演奏的羅馬節慶,也有諸多精彩呈現。只是筆者也困惑於最終章的速度,所幸北藝大管樂團團員實力堅強,依然將作品的高潮堆疊的淋漓盡致。

其實一定程度上,筆者是相當反對管樂團任意演出改編作品的。儘管,北藝大管樂團已盡全力演繹,也並非毫無缺陷,卻也有太多屬於管弦樂改編作品的門檻使得羅馬之松與羅馬節慶未能完美。首先,是作品的色彩缺乏。儘管管樂團在最初始依然以演奏管弦改編作品為主,卻依然能靠編制數量與配器盡可能達到聲響的完整度。在羅馬三部曲這樣極富想像與畫面的作品中,用不同的音色去建構原本作曲家創作時的色彩與織度,是管樂團在本質上便難以達到的。另外,選擇版本也是一大問題。改編實際上無異於一次再創作。羅馬三部曲由於太有名,也有許多不同的改編版本以及知名錄音。本次音樂會所選用的版本(改編者)並非筆者曾經見過的,也因此在許多處筆者也略有疑惑。比如羅馬之松第四樂章,或者羅馬節慶中第三樂章十月節里拉琴改以顫音鐵琴演奏等。

換個角度站在教育與訓練的方面來說,透過管樂團演奏改編作品卻又是一個看起來相當合理且有用的方法。並且,管弦作品在許多技術細節上比起管樂合奏作品更精密,更需要時間打磨和經驗的累積,而非單純的技術積累便可輕易上手。只是,這樣會否會讓許多經典,嚴謹與細膩度上不亞於管弦作品的管樂合奏作品被略過?近一點的如馬斯蘭卡,或者亨德密特、胡沙、葛仁傑等作曲家,也有許多精彩,嚴謹度,技術難度高的管樂合奏作品。筆者多少希望,兩位指揮除了透過演奏管弦改編作品訓練樂團基礎能力的同時,也進一步帶領樂團去深掘其他管樂合奏作品。在台灣,管樂合奏的地位不如管弦樂團,實在也有很大原因是出在眾多指揮們無法發覺作品深度,或受到台灣音樂比賽制度荼毒無力更進一步認識新作品。雖然近幾年網路媒體的蓬勃發展一定程度補上了台灣在相關領域的認識不足,也有些許樂團努力在開發曲目,但也僅止於具規模且資源充足者,未能透過最直接的音樂教育環境傳遞。又有什麼比在音樂會現場直接演奏作品還更能直接的帶給環境與聽者衝擊?若能在音樂系教育體制下有系統的透過作品演奏傳遞管樂合奏的不同樣貌,或許才是改變台灣病態音樂比賽環境的開始。

Facebook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