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樂器 兩種標準 三聲努力
聆賞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傳承II (風起雲湧)」
時間:2018.02.24 14:30
地點:新北市藝文中心
《謎之變奏曲》第9首〈獵人〉/愛德華・艾爾加
《彩繪》/蒂埃瑞・艾拉
《受傷的城市》變奏曲/湯瑪斯・古畢奇
《嬉遊曲》/巴爾托克(菲利浦.頗特喬瓦編曲)
中音薩克斯風協奏曲/英戈爾夫・達爾
四月望雨幻想變奏曲/陳昶安
MIT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是近年新崛起的本土表演藝術團隊,2018年方獲得文化部分級獎助計畫青睞,首次進入「育成級」支持團隊,行政與藝術雙方面都獲得國家級的肯定。
MIT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以下簡稱米特)由十餘位歸國青年薩克斯風演奏家集合而成,並邀請蘇黎世藝術大學教授Lars Mlekusch 擔任藝術總監。
一、邁向頂尖的努力
本場演出,由米特與其子團「米特培訓菁英團」合作演出,上半場由米特本團演奏英國作曲家Edward Elgar 作品謎語變奏曲《Enigma》當中的第九變奏《Nimrod》(獵人)作為開場。接著,在指揮Lars的帶領下,米特演奏了特殊的現代風格「頻譜音樂」,作曲家Thierry Alla以微分音和不諧和音程作為工具,創造不一樣的和聲色彩的作品《Polychrome》(彩繪)。第三首曲目,則是帶來阿根廷作曲家Tomas Gubitsch具有探戈風格的作品 《Nouvelles variations sur Ciudad Herida》(變奏曲 受傷的城市)。
整體而言,上半場的米特本團演出的水準相當好,是一個全職業團體素質的演出。演奏家們對於音色協調,音準與節奏的掌控均佳,微分音等演奏工具的掌握也呈現非常好的效果。但也因為這樣,筆者認為應該邁向下一個層次討論:音樂性自身。
米特的音樂家在開場就大膽安排交響樂團作品改編而來的古典曲目,相較於原作的音響與流動,當天的演奏版本聽來有點淡然無味。不管是樂句情緒的處理,聲部的對唱與比例,還有和聲的比例(相較於交響樂團原始版本的呈現,米特的版本低音聲部的比例相當少,聽來稍有頭重腳輕之感)
這樣的整體感也出現在上半場的第三首曲目。以筆者個人主觀的想法,會覺得這群優秀的音樂家似乎較少有詮釋上的特色樂念,雖然處理的漂亮但卻冷淡。對於樂句的處理,幾乎都以點到為止的方式,而不會試圖帶有太多情感的「唱好唱滿」。
第二首《彩繪》的呈現,米特則精彩的表現出樂團優秀演奏家的優勢。對於音準的優秀掌控,指揮家對曲目的精彩控制,甚至開始演出前由團員擔綱的精闢分析解說,都展現樂團的優異。
二、傳承,教育與提攜的努力
下半場,米特本團與「培訓菁英團」合作共演,聲響和想法與上半場聽來截然不同。
下半場的第一首也是古典作品改編,是匈牙利作曲家Béla Bartók的作品《Divertimento》(嬉遊曲),第二首曲目則邀請美國新銳薩克斯風演奏家Phil Pierick與樂團合作,帶來Ingolf Dahl的中音薩克斯風協奏曲《Concerto for Alto Saxophone》。第三首相當有特色,米特委託了國內新銳編作曲家,師大畢業的陳昶安老師,將鄧雨賢著名的「四月望雨」(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編寫為給整個樂團的幻想曲《四月望雨幻想變奏曲》。
依照節目冊上的說明,米特培訓菁英團是由大專院校音樂科班的學生所組成。在培訓團員加入後,樂團的聲響截然不同。如果說上半場的米特是乾淨的素雅白衣單品,那下半場的米特就是尚未完工的華麗的設計師禮服。多了活力和韻味,但也卻少了精準與乾淨。
下半場開始,米特的聲響在語法與精準上都出現不少小瑕疵。最明顯的變化是樂團和聲平衡的改變。上半場的曲目,米特本團的聲響聽來與筆者想法不符時,可以知道是樂團詮釋風格或編曲的不同,是一種不同方向的討論,團員的演奏控制力是沒有問題的。
但下半場開始雙團合一的演奏上,明顯的有高音聲部音量失控的問題。可能是培訓團員加入的關係,嬉遊曲和協奏曲當中有不少片段,高音聲部(S-A)幾乎破壞了樂曲平衡;音準上有較多瑕疵,低音聲部的語法也多了不乾淨的聲響。但反過來說,在樂句的處理上,不管是音量強弱或是對句的呼應,都因為培訓團員的加入幅度更大,有更多直接豐沛的情感呈現。
Ingolf Dahl的Alto saxophone Concerto 原為完整管樂團所作,米特的演出則配合樂團的編制改編為薩克斯風重奏團與打擊樂器。所有下半場曲目共有的問題:聲部間音量平衡較上半場差,樂團與獨奏者的音量對比很難平衡,本曲更多了以同家族樂器聲響取代管樂團配器色澤的難度。米特雖然完成了曲目,但並沒有在這方面處理得很好。另外有趣的是,米特所使用的編曲版本以薩克斯風演奏團員兼任打擊樂器,雖然聽得出來團員在這部分有相當的練習,但可能還未能完整掌控打擊樂器演奏技巧,與樂曲音樂流動常有不協調感。
最後一首的委託創作,陳昶安老師將鄧雨賢耳熟能詳的四個主題輪番出現,予以不同風格或變奏發展,並且用在樂曲的後段將四個主題對位疊合呈現,頗具巧思。樂曲的長度不長,有些主題的變奏予人尚有空間可發展的感覺。賦予鄧雨賢先生的旋律不一樣的風情。這首曲目也是米特當天下午顯得音樂流動上最得心應手的曲目。
三、音樂之外的努力
以一個專業團隊的身分,米特的團隊對於媒體的呈現,對於觀眾的開發以及對於發展體系的建立不遺餘力。
有專業美術編輯 (甚至還進行了季刊出版的計畫,呈現不少具有深度的發展專文)、專業攝影 (臉書呈現照片的素質都相當優秀,取鏡與構圖都相當專業)、專業網站 (清晰的網站資訊與團隊推廣資料,網路上豐富的圖文資訊);
但在這場音樂會看來,似乎米特對於「表演本位」的資訊處理稍嫌忽略了。
作為一場傳承與推廣意義的展演,米特在節目資訊的分享上相當貧乏。當日的觀眾組成,舉家大小及中小學生前來觀賞的比例近五成,可能是各級培訓班成員或家屬。是對於薩克斯風重奏團的藝術性、歷史呈現或特色較為不熟悉的一群。但米特的演出節目冊非常簡略,觀眾席在演出的過程偶有「狀況外」現象呈現。
在背景資訊上,對於總監與獨奏者的介紹清晰明確,但演出成員未分曲目清晰列出 (僅列出下半場演出者,分不出上半場團隊),工作團隊或演出資訊未標記。對於每一場演出而言,工作團隊與演出者能夠被清晰列名,應該是對團隊的尊重,對小型團隊而言益發重要。
最令人惋惜的是曲目資訊解說的不完善。以專業團隊的高度來看,米特為觀眾準備的背景資訊相當簡陋。篇幅或風格不是問題,但如果已經製作了節目冊,有編寫曲目解說的情況下,還要由台上的演出者與獨奏家口說翻譯,做出對特定曲目的更詳細背景介紹,不禁要質疑米特團隊在事前節目冊的編寫上是否沒有考慮到資訊量的控制。本場次觀眾初聆或不孰悉演出的比例相當高,應也能事先理解觀眾組成並在展演籌備上應對之。
四、發展
作為一個以五年的時間就踏上文化部分級獎助計畫音樂類高門檻的新興團隊,米特展現了高度的發展能力。不同層次的團隊定位,或許需要有不同的目標與發展軌跡。作為一個期待其成長的旁觀者,希望米特能夠發展得更好、更專業。在米特已經開始踏上國際之時,在國內與國外均展現不愧其 「MIT」的象徵的水準。
本站所有文字均由作者授權刊登於本站,如要引用,請註明作者及來源。lharmonie.tw@gmail.com
Facebook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