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誰的美國夢《台北青年管樂團 – 美國之夢4》

台北青年管樂團2017年定期音樂會系列三 – 美國之夢4

演出:台北青年管樂團
時間:2017/11/24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台北青年管樂團作為台灣元老級的管樂團之一,在侯宇彪老師長年帶領下算是持續穩定的前進。本次音樂會標題「美國之夢系列」中主打的作曲家James Barnes更是國內有著相當知名度的。除卻本次音樂會的序曲與第三號交響曲,其他作品如Symphonic OvertureEagle Bend等也是許多人學生時代管樂社團的回憶。

一進場,購買節目單後仔細翻閱,曲目解說的篇幅相當大。儘管,在用字遣詞上有些口語,卻是誠意十足。雖然沒有很大的篇幅,也沒有專業的音樂分析,卻很好的搭起了聽者與演出者之間的橋梁,也未落俗套的只是一味曲式分析或翻譯,顯見撰寫曲解者的用心,加之青管編制相當完整,令筆者在演出前相當期待音樂會的呈現。

以青管的水準與實力來說,處理今天這樣的曲目理應駕輕就熟,今晚的第一首作品阿爾法瑪序曲卻有些朦朧。小號開頭沒有預期中的響亮,擊樂的色彩也不夠明確。經過慢板後,一路鋪陳到最後的尾奏既沒有精緻反而略顯粗糙。協奏曲儘管獨奏者技術精湛,與樂團的搭配卻數度令人捏冷汗,音準問題更是貫穿全曲。不過,還是有令人感動之處,比如第二樂章慢板,樂團溫暖的展開包覆獨奏者旋律於其中,那樣的聲響純粹而美好,比起原版由管弦樂團伴奏的版本,似乎更加適合。

下半場的第三號交響曲,以定音鼓與低音號、英國管的獨奏展開。直到這裡,方見青管老師們的演奏實力,樂團彷彿醒了過來。隨著樂曲逐步展開,侯宇彪老師帶領著青管展開作品。然而,這樣的平穩卻有些平淡。第一樂章快板後大量的齊奏彷彿James Barnes自述喪女之痛,自責、哀嚎、痛苦,這些直接的情緒卻並未真正的傳遞。這樣的情況並非只是只在第一樂章出現,相當嚴重。不過,樂團依然有不少激賞之處,比如薩氏管聲部的表現不俗、如歌如泣;或者法國號齊奏悠揚令人感動。其實好的演奏者在台灣有相當的數量,但在樂曲呈現上卻好像總是容易演變成合奏有缺陷、獨奏才能好好發揮的現狀。

總結來說,青管本次音樂會主題明確、曲解內容豐富親民、樂團編制完整,卻有著無法迴避的音準、詮釋與鋪陳問題,並且有幾處使人感到美中不足處。以第三號交響曲來說,編制上有鋼片琴(Celesta)這項樂器,於第三樂章扮演相當吃重的角色,卻只是用電鋼琴取代,在效果上打了折扣;或者協奏曲作品編制中的鋼琴置換成電鋼琴。雖能夠明白也許因為演出製作經費而無法使用鋼琴,卻仍然在音色上無法好好的與樂團搭配,不免出現破綻,實在可惜。

本站所有文字均由作者授權刊登於本站,如要引用,請註明作者及來源。lharmonie.tw@gmail.com

Facebook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