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Bach:Passacaglia and Fugue in C minor , BWV582 , arr. D.Hunsberger

巴哈/漢斯柏格:C小調帕薩卡利亞與賦格 作品編號582
J.S.Bach / D.Hunsberger:Passacaglia and Fugue in C minor , BWV582

撰文:bones

1708年,當時已小有名氣但仍頻繁更換工作的風琴演奏家巴哈,在威瑪公爵威廉‧恩斯特的邀請下,成為了他的宮廷樂師。此後10年之間,生計穩定下來、且在創作自由上更有餘裕的巴哈,展開了他音樂生涯的第一個創作黃金時期;直到1717年巴哈接受柯登堡的安哈特利奧波德親王一份更為優渥的職位,而與恩斯特公爵不歡而散為止。在這段被後代研究者稱為「威瑪時期」的宮廷樂師生涯中,巴哈創作出了大量的管風琴作品。其中《D小調觸技曲與賦格》(Toccata and Fugue in d minor, BWV 565)及本作即是代表性作品之一。

帕薩卡里亞舞曲是一種流行於17世紀初期的西班牙緩速舞曲,但時至今日已演變為指稱以頑固低音(Ground Bass)為基底、不斷遞進進行變奏的音樂形式。本曲原由大鍵琴所演奏,後才改編為今日熟悉的管風琴演奏版本。巴哈大膽地採用了在當時並不常見、以8小節為一組的頑固低音主題;並以此發展出雙重賦格(Double Fugue)及多達20個的變奏構成全曲。全曲自開頭陰鬱主題的獨奏起不斷發展擴大,至第12變奏時達到了第一個情緒高峰;隨之接入有如間奏曲、較為輕快而明亮的3段變奏。但自第16變奏起,音樂再度回歸至先前的沉凝風格,以間奏為分隔,與前段形成對稱交錯的形式,且開展得比先前要更為雍容浩大直至曲末。

而本作使用的頑固低音主題與賦格,據研究有可能是採自法國作曲家雷松(André Raison)的小型作品。但由於巴哈在求學時期曾大量仿習其他北地音樂家的作品,並受到兩位管風琴大師帕海貝爾(Johann Pachelbel)與布克斯特胡德(Dieterich Buxtehude)的深刻影響;因此亦有學者提出毋需高估雷松的影響性,應視為巴哈的作品受到北地音樂的影響,始具有與其類似的幾項特徵。

除了主題採自何方的謎團外,1993年法國管風琴家阿蘭(Marie-Claire Alain)也拋出了另一個解析角度:若將21個段落分拆成7個部份,可以分別找尋出7首被引用於本作中的路德派(Lutheran)聖咏,並以此為材料進行長達3段變奏的發展。若觀察巴哈對新教的虔誠信仰、與路德派息息相關的求學經歷,以及一生致力創作聖咏曲調的事蹟,會在作品中引用路德派聖咏亦自是不足為奇。

歷經19世紀掀起的「復興巴哈」運動,加之20世紀初期新古典主義的勃興,使得巴哈在西方音樂史上終而佔有一席之地,本作也開始受到管弦樂團的注目。史托考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雷史碧基(Ottorino Respighi)等眾多指揮名家,均曾改編本作為管弦樂版本進行演出;但管樂團版本則要待至1968年才首度問世。

1965年,漢斯柏格(Donald Hunsberger)接替了離任轉至休士頓大學執教的羅勒(Archibald Clyed Roller),成為伊士曼音樂院管樂合奏團的第三任指揮(1965 – 2001)。在亟欲擴充管樂合奏曲目的首任指揮芬奈爾(Frederick Fennell)的委託下,漢斯柏格遂於1968年完成了本作的管樂改編並進行首演,成為他在伊士曼合奏團構築管樂音響理論的初期作品。

漢斯柏格在改編本作時,即根據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所提出的演奏指南:「二十段變奏都必須要有其獨立的音樂色彩,然而相接的變奏不可有過於尖銳的音色差異。」為了實踐史懷哲的指南要求與兼顧樂團音響平衡,漢斯柏格採用了將木管分為四組、銅管分為三組,各組彼此對應交換旋律、漸步加入與退出演奏的配器形式,以獲得近似原曲音色推展和轉換的演奏效果。此外為使整體演奏效果更趨近於管風琴的音色,漢斯柏格並未將法國號、柔音號及上低音號等音色豐潤飽滿的樂器編入任一分組內;而是將其定位在「補充音色」的功用上,伺機填補樂團音響空隙,以加強模擬管風琴音色的效果。

作品問世後,隨即因豐厚的音響表現能力與演奏的高難度,而取得了相當高的評價,自此成為管樂作品的重點曲目之一。

本站所有文字均由作者授權刊登於本站,如要引用,請註明作者及來源。如引用於音樂會節目單,請於演出結束後一星期內將節目單上有註明來源之照片或電子檔郵寄至本站:lharmonie.tw@gmail.com

Facebook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