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rent Schmitt:Dionysiaques

Dionysiaques
酒神祭

作者:bones

弗洛朗‧施密特(Florent Schmitt)是出身於法國的印象樂派作曲家,曾於1900年獲得羅馬大獎。施密特一生創作約130首樂曲,範圍涵蓋歌劇、交響曲、器樂重奏等多種類型,風格雖趨近於華格納、史特拉汶斯基等德奧浪漫派作曲家的厚重感,但仍帶有印象樂派作曲家豐富且鮮艷的音樂色彩。

1913年,法國的首席管樂名門:共和禁衛軍樂團(Orchestre d’Harmonie de la
Garde Republicaine)委託施密特創作了這首以古希臘酒神祭典為題材的管樂原創作品,並於隔年完稿。但這首作品卻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而未能如期演出,直到1925年才進行首次公演。

在希臘神話中,酒神戴奧尼索斯(Dionysus)這位神祇由於是天神宙斯的私生子,且執掌著飲酒、生育和戲劇等與人類的享樂慾望息息相關之事,因而在古希臘人的信仰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而祭祀戴奧尼索斯的「酒神祭」,也理所當然地成為了一項規模極其盛大的慶典。伴隨著祭典不可或缺的美酒、舞蹈和戲劇,參與其中的人們自然也逐漸跟著恣意放縱起來,展露出步履蹣跚的醉態與狂亂的舞姿;甚或是在酒酣耳熱之際,投身於更為激情狂暴的秘密祭祀儀式中。

施密特於下筆之際,即構思將祭典自初始展開,人們狂歡飽飲、開始陷入醉意與狂喜,最終一路攀升至情緒高潮的「加溫」情節鎔鑄於作品之內。作品之初以冥思式的半音階引句,伴隨著迷離的和聲,孕育出慶典舉行伊始的神秘氣息。稍後出現的第二樂思,以快速音群和大跳手法繼續納入人們受到酒精影響,不時脫離原先的穩定節拍、開始恣意哄鬧的歡娛情緒。而在如同行進曲般的第三樂思闖入後,隨即進入緊湊喧囂的狂歡主題。有時,慶典氣氛似乎緩和了下來,甚至於完全停止的狀態。但這一切都僅是為了帶出邁入高潮前的短暫寧靜,直到曲末最高峰完全將情緒釋放殆盡為止。

為了引出酒神祭典多彩絢爛的歡騰情緒,施密特在配器方面也相當大膽地賦予全曲約七十個聲部,並採用如低音薩克管(Bass Saxophone)、步號(Bugle)等少見於曲目的特殊樂器;在打擊聲部更動用多達12人,築成編制浩大、音響色彩豐厚的演出陣容。而如何妥善調配眾多音色特異、和聲與旋律線更是複雜的樂器群,也成為指揮與樂手們的一大難題。

《酒神祭》大約於1950年代開始在美國成為管樂團注目的曲目之一。而隨著管樂風氣的擴散,本曲也逐漸在亞洲地區受到廣泛演出。由於演奏本曲需要相當的個人技巧與合奏默契,因而也被視為極具挑戰性的高難度經典曲目。

本站所有文字均由作者授權刊登於本站,如要引用,請註明作者及來源。如引用於音樂會節目單,請於演出結束後一星期內將節目單上有註明來源之照片或電子檔郵寄至本站:lharmonie.tw@gmail.com

Facebook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