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an de Meij:Symphony No. 1 – The Lord of the Rings

Symphony No. 1 – The Lord of the Rings
第一號交響曲:魔戒

撰文:jashenn

1955年出版的魔戒(英:The Lord of the Rings, 又名指環王)是一部由牛津大學教授兼語言學家托爾金(John Ronald Reuel Tolkien,1892年1月3日-1973年9月2日)創作的史詩奇幻文學作品。本書故事從魔戒持有者展開,主人公哈比人佛羅多 (Frodo the Hobbit) 繼承了一枚戒指,後由巫師甘道夫(Gandalf theWizard)揭開了這枚戒指的真面為黑魔王索倫 (Sauron) 所造,統治中土世界的關鍵至尊魔戒,進而展開一段為了摧毀至尊戒保衛中土大陸的故事。

作曲家 Johan de Meij 以本書背景為題材,於1984至1987年進行創作,並於1988年首演。隔年該曲便獲得桑德拉國際管樂作曲獎首獎 (1st Prize SudlerInternational Wind Band Composition Competition 1989)。全曲由五個獨立的樂章組成,分別描述書中的人物或情結。

I. GANDALF (The Wizard)
第一樂章講述本書的靈魂人物灰袍巫師甘道夫 (Gandalf the Grey) 。樂曲描述做為魔戒遠征隊的領導者,甘道夫的睿智與高尚的人格不僅影響書中的許多人物,也幾乎左右了整個中土世界的戰局。在曲中也可以聽到甘道夫騎著來自馬國洛汗(Rohan)的馬中之王影疾(Shadowfax)穿梭在戰場的蹄聲。

II. LOTHLORIEN (The Elvenwood)
第二樂章是對精靈森林羅瑞安的描寫,樹林、植物與各種珍奇的鳥類借由木管樂器間的獨奏交織成一幅美麗的景象。失去領隊的魔戒遠征隊隊員跋涉來到此地並謁見了森林精靈之王與王后。樂曲中後段描述了佛羅多與精靈王后凱蘭崔爾會面的情景,王后以智慧克服了至尊戒的引誘,並向佛羅多展示了凱蘭崔爾之鏡,鏡中示現了令佛羅多不安的預言,暗示了故事最終的結局…。
(第二章第六節)

III. GOLLUM (Sméagol)
第三樂章描述因魔戒而墮落的哈比人咕嚕,借由高音薩克斯風來表現咕嚕的膽小、害羞、自言自語、竊笑等怪異的性格,亦或是可憐卻又充滿惡意的,無時無刻在思索著要重新拿回他視為寶貝的魔戒。

IV. JOURNEY IN THE DARK
第四樂章描述一段於地底下的旅程。為了趕在戒靈的搜索之前,且路程受到阻礙,魔戒遠征隊被迫從已被遺棄的,矮人過去開採秘銀的地下都市摩瑞亞(Moria)通過,卻不幸遭到殘餘的半獸人與食人妖追擊。就在躲過追擊,準備過凱薩督姆橋 (The Brige of Khazad-dûm) 時卻又遭遇因矮人過度開採秘銀而喚醒的炎魔(Balrog of Moria)。最終,甘道夫與之決鬥而墜入深淵,失去領導者的魔戒遠征隊也因此蒙上了一層沉重的陰影。
(第二章第四節)

V. HOBBITS
最後一個樂章生動的刻劃了哈比人 (The Hobbits) 這一天性樂觀、無憂無慮的種族。樂章的開頭重現了第一樂章的巫師動機,道出了甘道夫與哈比人之間的情誼。隨後展開的,是充滿歡樂具民族風格的哈比之歌。曲終描述了儘管佛羅多在魔戒之役達成任務,卻也因為這一趟毀滅魔戒的旅程心力交瘁。最後佛羅多在甘道夫等人的陪伴下由灰港岸前往西方仙境,樂曲也隨著前往西方仙境的船隻沒入地平線而結束。

授權規定:
本站所有文字均由作者授權刊登於本站,如要引用,請註明作者及來源。如引用於音樂會節目單,請於演出結束後一星期內將節目單上有註明來源之照片或電子檔郵寄至本站:lharmonie.tw@gmail.com

Facebook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