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台大交響樂團冬季音樂會 – 大地跫音

台大交響樂團冬季音樂會 – 大地跫音

演出:指揮/莊舜旭、小提琴/張善昕、台大交響樂團
時間:2018/02/22 19:30
地點:台北國家音樂廳

國立台灣大學交響樂團為台灣歷史最悠久的樂團之一,也孕育出許多音樂家。比如,現任國家交響樂團的指揮呂紹嘉,或自2013年接任台大交響樂團至今的莊舜旭皆曾團員。從此脈絡尋去,台灣音樂活動的興盛並不止於職業樂團,更有許多因熱愛古典音樂而實際參與演奏,甚至進一步走向職業音樂家道路者。而筆者曾於台大交響樂團在鄭立斌指揮時期進場聆聽,其技術或演奏能量雖未達職業樂團的境界,表現卻也不容小覷。尤其本次音樂會開出曲目皆是古典音樂經典名作,自是抱著一定程度的期待。

第一首史麥塔納的《莫爾島河》,整體而言相當完整,令人感到扼腕的部分卻也在這裡。所謂完整,指的是對於譜上音符的演奏沒有缺漏,卻在許多音樂上的表現功虧一簣。擊樂演奏者在《莫爾島河》第一聲三角鐵音量實在過大,已不似繁星點點,或映在河上的月光,更像十足閃耀的照明彈被射進空中,然後墜落。樂團在許多段落轉折處速度並不是很穩定,或者在音樂情緒推疊不夠。像是樂曲進入最後一段E大調主題再次出現的地方,樂團速度並沒有真的拉起來,使得最後本應最精彩的《我的祖國》主題淡而無味,予人一種想讚頌卻又不知道為什麼沒有大聲疾呼,只是輕描淡寫不知所以的結束的感覺。第二首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獨奏家張善昕表現大器且音樂方向明確,情緒豐富表現不俗,但是樂團整體來說小缺點實在不少。對筆者來說,如果樂團在速度變換上能更精確,並在流動與articulation上更好的配合獨奏家,整個作品會表現得更好。不過,在進入第三樂章後指揮、獨奏家與樂團一掃前況,收得實在精彩,很好地結束了這個作品。

下半場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交響曲,台大交響樂團一改上半場表現不穩的狀態,開頭低音弦樂的低喃便直接抓住了筆者注意力。整個第一樂章的呈現感情豐沛,連接在英國管後的第一主題,在指揮與弦樂的合作下相當好。但定音鼓在進入較為混沌不安的中段後力道不足:音量、顆粒與演奏法的不明確讓第一樂章的張力與表現大打折扣。第二樂章雖然在賦格部分小有亂流,且在速度變化上稍有瑕疵,但在指揮與樂團默契下並未真正失去精神。

來到著名的第三樂章,指揮在樂團還未真正喘息的狀況下開始,使得樂章開頭的三連音上行雜亂的令人失望,豎笛獨奏也未達筆者心中期待。拉赫曼尼諾夫在第三樂章旋律的糾結與拉扯,即便是在休止符都應該延續的,在今晚的演奏中卻沒有很好的呈現,使得作曲家優美的旋律依舊,但這樣的美並未真正躍出譜紙,直指人心。第四樂章指揮採取了較慢的速度起頭,卻顯得有些過度保守,也讓本樂章中各段落速度轉換不夠明確,音樂張力的鬆緊轉換沒有在速度上建立地很好,使得整個第四樂章聽起來有些疲乏。

整體來說筆者認為,台大交響樂團其實是一個相當有潛力的樂團,團員素質其實相當平均且優秀,卻還是存在基本問題。比如管樂擊樂團員席次的調動,筆者能理解為了保留體力做席位上的調整,但這樣的更動也應該建立在音樂的完整性上。席次對於音樂完整度或樂團聲音質感的改變其實是相當明顯的,因此在調度安排上也更應該小心謹慎。不過,台大交響樂團在長期經營下不僅未見衰敗還能繼續不斷突破,實在是難能可貴。畢竟,團員流動是非職業樂團不可抗的因素,如何在團員的流動與音樂表現中取得平衡,是台灣許多業餘或半職業樂團必須面對的。

本站所有文字均由作者授權刊登於本站,如要引用,請註明作者及來源。lharmonie.tw@gmail.com

Facebook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