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慶】看熱鬧也要看門道-嘉義市管樂節的推廣與體驗問題

本文同時發表於風傳媒
作者: 蔡淳任

甫結束的2017嘉義市管樂節剛在嘉義大學音樂系管樂團策畫的跨界節目落下句點。一切看似平順,但是這個已經在嘉義運行了26年的節慶活動,有些存在已久的問題在筆者這個從國中開始參加的市民來說,實在不吐不快。

首先是十數年如一日的主持人、翻譯與音響設備。主持人的工作之一是炒熱現場的氣氛,這件事情與主辦單位已經合作許多屆的女主持人表現得十分稱職。只是,並不是所有的節目都適合掌聲加尖叫。許多日本的團隊精心策畫了熱鬧動態的表演,這樣子的節目型態自然掌聲加尖叫多多益善;但是相對靜態的表演節目並不需要這樣子用大分貝的音量掌聲加尖叫,甚至過大的麥克風都會造成欣賞上的困擾。足夠精彩的節目呈現觀眾自然不會吝於給予掌聲,真的不用額外再用麥克風添加效果。甚至介紹也只要需要相對平和地介紹即可,讓大家的感性有點休息的空間吧。

其次是翻譯。每年均會有許多的國際團隊來到嘉義表演,這些國外的朋友也在節目中準備了簡單的口頭介紹團隊或是演出曲目。今年大多是日本的團隊,但是主辦單位的翻譯結巴有之,錯譯有之,還有許多內容因為專有名詞的緣故沒有翻出來給現場的觀眾。除了糟蹋演出團隊的用心之外,也讓觀眾感到不解,到底團隊想要表達什麼?而且從整個管樂節的規劃來看,這些日本團隊還不只表演,也去到許多中小學去交流,在語言不通的狀況下,即便音樂演奏不須語言傳達,但是許多經驗以及活動還是需要相對通順的翻譯才能達到效果。在這個糟糕的翻譯狀況下,讓人不禁懷疑主辦單位宣稱的交流成效。再說以過去的演出紀錄來看,日本團隊來嘉義參加管樂節也不是第一次,主辦的文化局理當要有充足的準備才是,怎會過了20年還是這個樣子?

第三個是室外場的音響及設備問題。室外場的問題是十數年如一日,總是會遇到音響跟麥克風失靈的狀況,這個在廠商補救下總是倒吃甘蔗。更嚴重的是收音效果,室外場地畢竟不如音樂廳,所以會需要擴音設備幫忙,但是每次的擴音效果總是不盡理想,通常是音量過大或過小,同時某些聲部聽不到。兩個場地辦音樂會也不是第一天,筆者期待的是,管樂節主辦單位對於音響的要求,不再是單純把聲音放大,而是從觀眾的角度,透過專業的PA以及設備對現場的聆聽感做出補正。

體育場的狀況就更糟糕了。體育場對於隊形變換表演來說是一個過大的場地,除了正面看台以外觀賞效果奇差無比,除了角度之外,離表演團隊的位置也非常遠。正面看台的座位一向是官員等貴賓的座席,以及演出團隊的休息區,有意欣賞的民眾只能坐在後面或側面湊湊熱鬧;就算主辦單位架了大螢幕,今年的螢幕位置居然是擺在正面看台的正對面,對不是正面看台的觀眾來講形同虛設,偏偏大部分的觀眾又坐不到那個位置。

有螢幕就有直播,今年的直播團隊加入了空拍機,讓看螢幕的朋友可以看到整個隊形的變化,可以說是數年來最大的進步;只是觀看直播的同時還可以聽到旁邊工作人員的閒聊長達數分鐘,而且空拍機起降的螺旋槳聲也收了進去。只能說不管是現場還是直播,看表演的感覺著實不好。如果這個藝術節跟隊形變換晚會,在未來要繼續當嘉義市的觀光以及藝文活動熱點,勢必要拉高市府的層級,從長計畫認真檢討現有硬體對觀眾體驗的影響。

最後是節目的資訊。文化推廣的目的之一,應該是讓市民在看熱鬧的同時也懂得看門道。但是現在的狀況是看熱鬧有餘,看門道的推廣嚴重不足,甚至不得其門而入。一個以音樂表演為主的節慶,核心之一便是以各式曲目構成的節目內容,但是官方網站上一般人能看到的,僅有團隊介紹,無從提前得知團隊到底要帶什麼樣子的曲目來嘉義;而少數有寫曲目介紹的售票場次,在售票網上的節目翻譯也亂七八糟。這樣子長久下來在嘉義造成的效應,便是不論推廣了多久,沒興趣的民眾也就罷了,有興趣的民眾也是處在一個鴨子聽雷的狀況;或是提到管樂節,民眾的印象便是踩街跟唱唱跳跳的日本樂團,於是就演變成日本團總是爆滿,而台灣團或是偏向古典的曲目便賣票賣不滿甚至乏人問津(據說今年主打的豎笛大師保羅梅耶的獨奏會票房五成不到)。試問,這個真的是文化局想要的「推廣」效果嗎?

筆者肯定文化局在管樂節某些活動安排上的用心,例如對在地學校與國際團隊交流的支持,以及精緻表演活動到社區的設計是可圈可點。但是這樣一個在台灣難能可貴的藝術活動,在下一個25年如果要繼續蓬勃發展,必須先從頭檢討這些活動施行過程中看似枝微末節,但是從長期來說很核心的「觀眾體驗」以及相關的資訊問題。

Facebook Com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