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FUKIO 薩克斯風四重奏

FUKIO 克斯風四重奏

地點:台北國家演奏廳
時間:2019/12/20    19:30
演出者:FUKIO Saxophone Quartet
Soprano saxophone / Joaquin Saez Belmonte
Alto saxophone / Xavier Larsson Paez
Tenor saxophone / José Manuel Bañuls Marcos
Baritone saxophone / Xabier Casal Ares

在音樂會開始之前,筆者的心情其實是期待中又帶著一些害怕。根據主辦單位的宣傳文宣,這次音樂會的曲目大多是現代而非傳統的作品。無論是什麼時代與風格的作品,演出者都需要對作品有很多的理解與想法才能夠詮釋曲目;當代的作品中,諸如樂曲結構或音響效果上對傳統音樂概念的挑戰,演出者往往不能光憑直覺與過往經驗就能完成詮釋,因此更有機會聽到想法不夠成熟而造成聽眾困惑的演出。

聽到演出之後,發現先前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FUKIO 薩克斯風四重奏 (以下簡稱 FSQ) 無論是對音樂的想法、演奏的技術與四位音樂家之間的默契,都令筆者相當折服,也給了筆者一個相當愉快的夜晚。在聆聽上稍稍減分的,大概是在殘響偏長的演奏廳中,部分的細節會變得有一點模糊,但無損於演出的精彩。以下將依曲目順序敘述。

Franz Joseph Haydn | String Quartet Op.20 No.5 in F minor
Claude Debussy | String Quartet Op.10 in G minor
音樂會的第一首曲目結合了兩個作品,先演出海頓的第一樂章、德布西的第二三樂章、再回到海頓的第四樂章。若要以一句簡單的話描述聽起來的感受,筆者認為這首的演出可以說是古典薩克斯風重奏的教科書。無論是豐富的力度與音色變化、迅速而精準的快速音群、良好掌控下的充沛情感,在演奏間發揚了薩克斯風這一樂器家族的風格與特色;在海頓與德布西之間,也展現了薩克斯風詮釋不同風格音樂的適性。揉合各式重點、避免偏廢,就如同熟讀教科書的模範生一般。而聽完第一首之後往下看節目單,又不禁令人嘴角上揚,彷彿是模範生在這時候衝著你笑道:週五夜晚,是時候去找樂子了!

Fabien Lévy | Towards the door we never opened
如同曲目名稱所暗示,這首作品用上了許多在演出中不常被聽見的元素。一開始偏硬派的語法(articulation) 與大量的 slap tongue (一種使薩克斯風發出類似提琴撥奏音效的技巧),帶出的壓迫感與前一首溫暖的基調大相逕庭。雖然許多聲音單獨拆開來聽會顯得刺耳,但是整體的脈動又抓住聽眾的心不放;每次段落間都很讓人期待接下來的聲音、期待演奏會持續下去。筆者最喜歡的兩個部分,一是利用了平常齊奏時不被喜歡的、做為音準不好象徵的拍音,在這裡成了獨特的音效;二是四位音樂家交替用耳語頌唱時,極其接近的語氣就像是一個人的聲音不斷的在空間中迴繞。很讓人過癮的演出。

Gordon Kampe | 10 Symphonies
作曲家在自己的曲目介紹中,簡短的表示了創作動機:其景仰的作曲家海頓在當時的年紀已經有了多達67 首交響曲作品,為了加緊腳步跟上,便一口氣創作了十首。雖然號稱是十首交響曲,其實總長僅有三分鐘多一些。回應了作曲家的幽默,FSQ 四人煞有介事的擠在舞台一角吹奏,又正經八百的朗讀了每一首交響曲的標題,讓人忍俊不住;顯得特別長的第九號 Liedchen/Little Song 或是第六號的一聲噴嚏都讓人莞爾,又事後不禁懷疑作曲家是不是想諷刺什麼。

György Ligeti | Musica Ricercata
下半場第一個作品是寫給鋼琴的十一首音樂習作,演出節選了第三、五、七、八、九、十等六首。由於原作品僅是寫給一個人的鋼琴演奏者,又安排了大量平行音列與許多聲部間細膩的互動,筆者很難想像這樣的作品要如何由四個人演出。實際聽起來,四人的表現就如神經系統串聯過一般的一致,即使是變換速度和最細小的快速音群,其精確同步的程度都像是由同一個人操控的。在細膩的音樂處理中,每每想到四個人要經歷過什麼樣的鍛鍊才能夠做到這樣的默契,就讓筆者敬畏的豎起雞皮疙瘩。

Gabriel Pierne | Introduction et Variations sur une Ronde Populaire
<根據一首流行舞曲所作的前奏曲與變奏曲>是1934 年為薩克斯風四重奏 Marcel Mule Quartet創作的作品。在多次變奏中,音樂的感覺時而溫暖、時而活潑愉快。雖然相較於前面的曲目,這首給人的印象並不那麼鮮明與刺激,但在音樂會接近尾聲處作出這樣的安排,感覺是相當舒適的。

Guillermo Lago | Ciudades
<城市>也是為薩克斯風四重奏創作的作品,在六個國家的首都中這次 FSQ 節選了第六樂章東京、第二樂章塞拉耶佛與第三樂章阿迪斯阿貝巴。東京繁忙的節奏感卻同時帶著一絲歡愉的氣氛、塞拉耶佛帶著神秘感的旋律線與兩人伴奏製造的空間感、以及阿迪斯阿貝巴由上低音薩克斯風起頭的絢爛,都相當令人神往。

這晚的演出從節目單開始到結束,再加上安可曲德弗札克<美國>第四樂章,都維持了極高水準的演出。從技術、音樂性到整場音樂會的安排,都可以在細節中感覺到為了接近完美所付出的用心。扣除掉音樂廳場地特性,可以說是在現場聆聽了錄音的品質。在音樂會進行中四位音樂家輪流主持,以及事後簽名會中,都可以明確的知道他們是四個不太相同的個體,然而在拿起樂器的那一剎那,就只剩下一體四聲部的FSQ,這點令筆者相當感動。整場音樂會下來,除了相當享受之外,也是獲益甚多的一晚。

Facebook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