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沙:布拉格1968 Husa:《Music for Prague in 1968》

Husa:《Music for Prague in 1968》

胡沙:布拉格1968

文:Bones

胡沙(Karel Husa)是出身於捷克的作曲家與指揮家。他1921年生於布拉格,1941年進入布拉格音樂院學習指揮與作曲。在二次大戰後,胡沙除重新繼續學業外,也遠赴巴黎師從奧乃格(Arthur Honegger)、布朗哲(Nadia Boulanger)等人學習,並逐漸成為享譽國際的作曲家。1968年,當時人在美國的胡沙竟自廣播中收聽到祖國遭到蘇聯與其他華沙公約國入侵、「布拉格之春」改革運動遭到鎮壓的震撼消息。胡沙在懷著悲傷與憤怒等複雜感情的情況下,將他對於捷克與布拉格的種種思念鎔鑄於音符間,譜寫出了本作品,以紀念在布拉格之春事件中遭逢苦難的同胞,並激勵同胞們不屈於外來暴政下,繼續以堅毅的精神持續追求自由與民主的信念。

 

  打自九世紀中,莫伊米爾一世(Mojmir I)建立大摩拉維亞公國此一較正式的君主政體以來,無論是以獨立的波西米亞王國名義納入神聖羅馬帝國管轄、成為奧匈帝國的一部份,或是受到納粹與共產一右一左兩大極權政體的宰制,這一現今稱作「捷克」的國度,與它週遭的鄰居相比,仍是始終維持著一定的自主權力。十五世紀間由胡斯教徒們揭起的激烈宗教抗爭,更是使得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在尚未萌生民族主義的年代,便以宗教情感牢牢凝聚為一,成為另一項能以堅韌意志持續抗拒入侵者的利器。

  1948年起,捷克以平穩的政權轉移方式成為共產陣營的一員,此種受到精心維護的和平形象,使捷克成為了蘇聯對盟國與西方極佳的宣傳樣板,捷克雖然獲得了和平,卻也在共黨上台後,再度失去短暫的自由。然而在蘇聯強制「國際分工」的盟國合作策略下,產業受到極大破壞的捷克陷入了經濟衰退的困頓局勢。在人心浮動思變的浪潮中,原先的共黨第一書記諾沃托尼被迫在1968年下台,改由傾向推動溫和改革的溫和派領袖杜布切克當家。提倡「帶有人性面孔的社會主義」的杜布切克,領導捷克展開了一連串在經濟、政治與言論自由上的變革,試圖掙脫自二次大戰以來被蘇聯牢牢掌控的鎖鏈,並爭取更多的自由。捷克並不若12年前它的鄰國匈牙利一樣,以完全拋棄社會主義的姿態挑戰蘇聯老大哥,而是希望以漸進迂迴的方式取回過去曾擁有的權力。但是以蘇聯為首的華沙條約共產陣營並不接受捷克的轉向,也開始在暗地中運作不管是自內或外的阻撓,以擊潰這股極可能讓捷克一去不返的改革浪潮。

  蘇聯曾多次與捷克進行會談,試圖遏止局勢惡化,但根本無法阻止捷克的轉向,遂在同年8月的蘇聯共產黨政治局會議上決定以軍事行動鎮壓捷克,並於隔日告知華沙公約各國成員共同行動。8月下旬,蘇聯與盟國發動了一次精準的突襲作戰,使捷克政府與軍隊在幾乎毫無抵抗的情況下便遭鎮壓,以杜布切克為首的改革政府成員則均遭逮捕移送至莫斯科。捷克共產黨方面雖召開臨時大會譴責蘇聯的軍事鎮壓,但並無濟於事;其後返國的杜布切克在來自蘇聯的壓力下,被迫修改政體以實行由蘇聯主導的「正常體制」,並允許華沙公約國在捷長期駐軍監視,但最終仍在1969年4月被黨內擁蘇派的胡薩克取代領導人位置,「布拉格之春」事件也正式宣告落幕。

  然而,蘇聯與華沙公約國的軍事行動雖然鉗制了政治上的實質轉向,卻無法抑止捷克人民對入侵者燃起的憤怒。深植於民族性格中的團結心,化為以筆鋒、體育競技,甚至是激烈的街頭運動來表達他們對於蘇聯的強烈不滿。只是捷克人民對於自由的渴望,要遲至20年後的「天鵝絨革命」才得以完全實現。

  事件發生後不久的1969年1月,胡沙將此作正式付梓,並交由綺色佳音樂學院(Ithaca College)於在華盛頓舉辦的全美音樂教育者協會會議上進行管樂版首演,其後亦由胡沙親自改編為管弦版本。作品甫一推出即受到熱烈迴響,並獲得該年度的普立茲作曲獎(Puriz Prize)。

  常以極度壓抑情緒的十二音列法技巧進行創作的胡沙,或許是為了更直接地傳達他多年來對於國家、民族的複雜情感,而在《布拉格1968》中異常罕見地放棄了此一個人特色,並且有別於以往隱晦、間接式的寫作手法,改以相當直接且鮮烈的情感句法行於樂章之間。關於此點,胡沙自己曾於作品前言中,明確提到他在本作中納入了個人對於捷克、布拉格與祖國同胞們的三個樂思,分別是長時間以來被廣泛引用於捷克音樂作品中的十五世紀胡斯教派戰歌《上帝與他的律法的戰士們啊!(Ye Warriors of God and His Law)》之片段旋律;被稱為「千塔之城」的布拉格城中的響亮教堂鐘聲;以及充滿緊繃感的三和弦號角聲,均為相當直接、近似於擬聲的敘述,不斷在全曲中交互貫穿。

  在樂曲架構中,胡沙也給予了打擊樂器相當吃重的演出份量,在三主題中便有其二獨挑大樑,甚至將第三樂章直接編寫全由打擊樂器演出。而或許是對於先人奮鬥精神的致敬,胡沙也在作品裡不時置入如史麥塔納《我的祖國》多個樂章主題的擬似旋律,以喚起對於捷克民族精神的傳承意念。

  胡斯教派戰歌是三者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主題。自胡斯教徒展開對抗宗教迫害的十五世紀起,此一旋律便長期背負了捷克人民抵禦外侮、堅守光榮的嚴苛命運,並在樂章中象徵著捷克人民的反抗與呼喊,多次以打擊樂器敲擊的節奏隱約出現,直至第四樂章才以較清晰的方式由銅管引領樂曲完結。低沉的布拉格鐘聲主題由木管群與定音鼓所表現,不規則而時緩時急的節奏時常出現於大篇幅間的銜接,宣告侵略者、衝突與勝利的出現。充滿壓迫感的三和弦主題,宛若描寫侵略者的橫行和奴役捷克人民,但在第四樂章逐漸出現破碎和弱化,最終附從於戰歌的旋律。

  雖然胡沙將三組擬似現實的主題置入作品當中,但全作四個樂章並非單純將「布拉格之春」事件依時序直接演繹,反而是僅僅在第一樂章約略呈現了事件本身的敘事情景,在剩餘的三個樂章則是著重將人民的苦痛吶喊、與侵略者搏鬥的育釀、勝利的到來以想像式的手法刻劃出來;並且利用打擊樂器與管樂器的輪番出現,切割出物理現實的衝突(打擊樂器)與精神的怒吼(管樂器)兩個層面的抗衡。歷經全曲的掙扎後,胡沙最終還是給予了樂曲一個光明的希望:管樂器轉趨主導,進而引領打擊樂器的終奏,彷彿是胡沙贈與捷克人民未來希望的鼓舞。


NHK Symphony Orchestra

授權規定:
本站所有文字均由作者授權刊登於本站,如要引用,請註明作者及來源。如引用於音樂會節目單,請於演出結束後一星期內將節目單上有註明來源之照片或電子檔郵寄至本站:lharmonie.tw@gmail.com

Facebook Comments